剛剛
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發布
關于《宜昌西壩、平湖片區
總體發展規劃》的公示公告
為推動宜昌西壩、平湖片區高質量發展,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編制了《宜昌西壩、平湖片區總體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》等相關法律法規,現將《規劃》主要內容予以公示。
公示時間自即日起截止至2023年2月4日,有關單位或個人對《規劃》如有意見或建議,請于公示截止前與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系反饋。
聯系地址:宜昌市西陵區沿江大道49號
聯系電話:0717-6768608
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
2023年1月6日
《宜昌西壩、平湖片區總體發展規劃》
公示版
規劃范圍
規劃范圍為下牢溪、三峽大道、朝陽路、沙河路、夜明珠路、石子嶺路、三江航道、長江圍合區域,包括西壩島、平湖半島和平湖灣區三個部分,總面積16.13平方公里。其中平湖半島3.36平方公里,核心設計區1.36平方公里;平湖灣區4.94平方公里,核心設計區0.16平方公里;西壩島2.42平方公里,核心設計區1.22平方公里。
規劃愿景
貫徹長江大保護踐行綠色發展的新樣板;
引領未來產業和城市功能提升的新引擎;
統領一江兩岸城市核心景觀的新名片;
彰顯文化魅力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。
功能定位
立足國際視野,高標準規劃平湖半島國際交往中心;
履行國家使命,建設長江三峽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大灣區;
彰顯宜昌韻味,打造西壩不夜島區域性文旅消費中心。
空間結構
規劃形成“雙環串聯,三核共生,多廊輻射”的空間結構:
雙環:由長江環島保護環和濱水生態環組成的藍綠雙環;
三核:平湖半島國際交往核、平湖灣區旅游服務核、西壩島文化創意核;
多廊:包含黃柏河綠楔、沙河綠楔、綿陽山綠楔等多條城市綠廊。
用地布局
規劃總面積16.13平方公里。其中建設用地8.84平方公里,占比54.8%。非建設用地7.29平方公里,占比45.2%。
總平面布局
結合城市總體環境景觀設計,在平湖半島、平湖灣區、西壩島上布局康養度假、會議交往、水上運動、長江文化公園、旅游集散、商業配套、生活配套、文化創意、藝術創意、配套服務十大功能體系。
交通總體組織
規劃打造“開放式”骨架路網,剝離過境交通,解決“蜂腰”交通瓶頸,形成“六橫三縱”內外通達的主干路網體系。按照“建筑配建為主、路外為輔、路內補充”的原則,以“分散小型化”的方式布局路外公共停車場11處。遠期將西壩島打造為以定期巴士、微型交通方式和步行為主的“無車島”。
生態結構
通過梳理自然生態本底,統籌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、島、岸等資源,融合半山半城的生態景觀特質,串聯城市發展骨架,利用公園、綠廊向周邊區域滲透,營造生態微景觀,新增及提升生態濕地岸線超過6公里。
濱水空間結構
本規劃結合兩島一灣區的地形與生態優勢,根據不同的岸線環境打造多樣化濱水空間。在三江航道活化利用現狀堤壩;在平湖半島及西壩西岸形成三級岸線組成的自然緩坡;陡坡地段加固護坡;硬質工業緩坡地段則恢復灘涂濕地景觀,建設綠色基礎設施。
平湖半島詳細設計
平湖半島:三峽國際旅游島,總面積約3.36平方公里,核心設計區1.36平方公里。方案側重體現城市國際旅游交往功能,發揮帶動旅游產業整體提升的作用,主要布局會議會展、康養度假、長江文化等功能(規劃有大劇院音樂廳),致力于打造成國際化的高端國際交往中心。
平湖灣區詳細設計
平湖灣區:旅游服務中心,總面積約4.94平方公里,核心設計區0.16平方公里。方案側重體現其城市旅游服務功能,發揮配套服務作用,主要布局旅游集散、產業配套、生活配套等功能(在建宜昌三峽國際游輪中心),致力于打造成區域性旅游服務中心。
西壩島詳細設計
西壩島:長江魅力不夜島,面積約2.42平方公里,核心設計區1.22平方公里。方案側重體現城市文化創意功能,發揮承載新經濟、新業態的作用,主要布局文化藝術、創意設計、配套服務等功能(規劃有美術館),致力于打造成彰顯宜昌韻味、體驗本土活力的年輕人向往的潮玩圣地。
開發時序
規劃近遠期結合,考慮分期實施。其中,一期優先開發平湖半島南部及下西壩,打造核心引領功能及大劇院、美術館等引領性項目;二期優先開發船廠片及平湖半島中部,逐步豐富區域功能業態;三期為遠期新增儲備用地,結合開發情況適時啟動。
更多信息
點擊文末“閱讀原文”查看
微信廣告合作/ 17707175782
來源/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
編輯/向家鳳 二審/鄭支良 終審/胡俊奎